這裡是彰化縣芳苑鄉 俗稱番仔挖
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興盛的歷史 是鹿港的第二外港
有著寶島西岸明珠的美譽
不過現在卻只剩鴨子悠閒地划著水
聽說安排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靈魂人物 蔡嘉陽博士 和我們分享他的在地經驗
而我第一次知道蔡博士
是一年多前在舊公司要寫一個關於環保議題的偶像劇
因為主題就聚焦在這片大杓鷸會經過的地域上
那時整組人認真地查找資料 發想劇情 設定環境
當然也打過電話叨擾過保育大杓鷸的重量級環保尖兵蔡嘉陽博士
不過沒想到那時坐在辦公室裡想破頭的功課 未曾謀面的線民
悄然地顯影在我的生活裡
來到這裡竟讓我有“重逢”的喜悅
不過當我們抵達的時候
拿來讓遊客賞鳥的高倍望遠鏡孤單地立定在海濱灘地上
蔡博士手上也還抓著DV滿場奔波著的張羅許多大大小小我還搞不清楚的事
我絕對相信這不是他最忙的一個週末
卻讓我有時間悠悠晃晃鑽進芳苑鄉的小村裡
發掘感染我 啓發我繼續參加後續活動熱情與動力的元素
我經過一棟整理的乾淨樸素的民宅
看見這位大哥埋頭認真地用水泥糊著地
他很樂意讓我進去隨意參觀
我以為是間正要起步的民宿
大哥卻說這屋子廢棄了很久 屋主也沒在管
他本來只是到一旁為他的父親整理墓地
但想說這樣棄置荒廢這土地也沒意思
就自掏腰包買了水泥
整理完父親的福地順手就把這個有灌溉系統的小庭園給整理了起來
花花草草也都是大哥種的 小水池裡還養起魚來
雖然這片庭園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
他卻一直強調 反正水泥也沒幾個錢嘛
大哥一直熱情地招呼我
直到我離開的時候
他才又蹲下身繼續整地的工作
人家都說這裡的榮景不再
是因為人口外移的非常嚴重
從路邊總是群聚著三二老人的情況看來
這裡真的是一個老化的社區
我因為不諳台語
加上當地有一種獨特的海口腔
其實是沒辦法與他們深入交談些什麼的
但聚在街角菜攤前的阿公們看我一直傻愣愣地看著他們
經過我身邊總是會問
「妳從哪裡來呀?」「妳來玩耍嘛?」「坐什麼車來?」「要住哪裡?」
當我竭盡所能地用我殘破的台語來應對時
阿公們卻也勉為其難地用力擠出感動滿分的臺灣國語
彼此都帶著靦腆的乾笑回應我們雙方的努力
阿公們真的可以不用理我這個路人甲的
幾個老朋友窩在一起叨叨煙 曬曬日頭實在悠哉不過了
我喜歡他們的親人良善
讓我覺得不論走到哪裡都能遇見溫暖的人心
晚上參加一場[反八輕‧顧家園]的活動說明會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說明會
我一向不喜歡瀰漫政治意味的場子
因為不喜歡那些帶著鼓譟人心煽動情緒的發言
台上的人一副義憤填義 講得口沫橫飛
那種滿滿操弄群眾意識的姿態與動作總讓我反胃
但這裡的氣氛很不一樣
看著出席這場活動的都是鄰近村里的居民 大多都是老人家
頂著冷風坐在台下默默地聽著台上的人陳述各方蒐集的證據與個人意見
每一個專注聆聽的表情都讓我明白
沒有人能愚弄他們
當時代的進步思潮沖走了他們後代的子子孫孫
他們仍然會堅守在這片土地上
不讓任何外力奪走他們擁有的生命稜線與記憶
我跟著青平台的活動來到這裡
所謂的 Go Local 實境探索
帶領我找到的
是這片土地上一種與生俱來的 美好單純的 “憨直”的力量
只為做對的事 那種義無反顧的“憨直”
也許我不該再像以往一樣假裝不關我的事的置身事外
應該 do something...
And do it NOW
延伸資訊:
— 青平台/搶灘行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