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見識鷹群過境的盛況
從台北家跋涉460公里趕赴國境之南的屏東縣境
只為在這普天同慶的雙十吉日
在安詳恬靜的滿洲村谷參加這一場「迎天涯過客,共綠地藍天」的賞鷹博覽會
「灰面鷲」有一別名為「灰面鵟鷹」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 中國大陸東北部至河北一帶 朝鮮 和 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等地
冬季時群起南遷移棲
而恆春半島就是亞洲東部候鳥數千公里南遷旅程中最重要的休息中繼站
牠們在台灣短暫休息後繼續飛往菲律賓度冬
隔年春天再啟程回到北方的原始棲息地繁殖下一代
灰面鷲約於每年十月陸續過境且在國慶日前後到達最大量
因此也被稱為「國慶鳥」
又因為過境時飛入的方向大部份是從東部飛越中央山脈而來
所以另有「過山鳥」及「後山鳥」的稱號
灰面鷲過境時會在空中盤旋至黃昏後降落到過夜棲息的地點
通常會選在闊葉樹林(如椰子樹或檳榔樹)的上層暫歇
日出時再迎著晨曦隨熱氣流上升盤旋至某一高度後再順風遷移
即形成所謂的 “落鷹” 與 “起鷹” 的壯觀景象
每年此時屏東縣政府都會舉辦一系列的賞鷹活動
邀請全國的民眾用不一樣角度欣賞恆春半島自然生態的美好
據傳滿洲鄉的里德村就是觀落鷹的絕佳地點
而當我仰望天際密切注意著鷹群的蹤跡時
發現這一年一度的賞鷹博覽會早就吸引許多人引頸期盼著
沿途也看見許多追鷹者早就架好高倍數攝影機等待捕捉群鷹共舞的鷹姿
而沒有任何輔助器材相助的我
只能尋著遊客發出驚呼的告示聲急切地望向天空裸視搜索鷹群的身影
當天空盤飛的灰面鷲愈聚愈多
喀嚓喀嚓的快門連動響音與此起彼落的歡呼聲錯落在山谷與耳際
沒錯 這就是我拍到的落單的 展翅飛翔的 灰面鷲
隔天一早
再度集結前往墾丁社頂公園的凌霄亭等待賞 起鷹的浩大聲勢
一位導覽大姐揪著高倍數望眼鏡在我耳畔現場實況轉播起鷹的動態訊息
我跟著她的指示抖擻著精神拼命調焦跟焦
只可惜半晌之後
我拍到的還是這樣憋腳的畫面
礙於有限的器材
我只能為各位呈現這樣的成果啦
但重點或許從來就不是我到底拍到了什麼 而是我看到了什麼 感受到了什麼
參與尋鷹的過程也許更有記憶度
對的時間 對的地點 對的風向 對的氣候
我才有幸能一覽鷹群馭風飛行的鷹姿
而這樣仰視的遠距
才能看清灰面鷲自在翱遊天際的全貌
嫌不夠過癮的朋友
明年此時就把自己南遷移棲到滿州吧
親身感受一下灰面鷲鷹群在天際漫天盤旋飛舞的震撼
延伸資訊:
延伸閱讀:
*不能流浪的日子,在城市中發呆(快樂雲的旅遊部落格):滿州賞鷹慶過國慶
*豺遊民的Sense of Living:雙十滿州賞鷹行(二)
*Pinggis的旅遊生活、自然寫真:【2010琅嶠鷹季】灰面鵟鷹。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