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Woodstock 

我不是因為李安導演去看這部片的。

我也不是因為熱愛搖滾越去看這部片的。

那我為什麼要看這部片?

 

因為昨天的院線片都沒有讓人想花錢買票進電影院的價值,

只有這部片還有一點點的吸引力。

因為冷調的幽默讓我大笑了好幾次,

輕描淡寫的感性的親情讓我眼眶也紅了幾次,

所以我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家囉!

 

其中有一個小段落,

就是男主角要搬回家的時候,

男主角對姊姊說,

『他們希望我在身邊,讓我感覺他們比較愛我。』

他們,是指男主角的父母。

有時候我也會想,

以前我爸媽什麼大小事都找我處理,

是不是也是一種:他們比較愛我 的表現?!

有一次我跟我姊在討論我爸到底愛不愛我們的時候,

我姊說她不覺得老爸愛她,

但我說我覺得我爸愛我,

而且印象中小時候我爸最愛我姊、後來很疼我妹、最後才愛我;

但這些有什麼重要、又有什麼好計較的,

不管他愛不愛我們,

老爸始終都是我們的老爸,

我們終究都還是要愛他的。

雖然他生病不聽話時還是會跟他吵架、還是會離家出走,

但心裡一定還是愛他的吧。

 

扯遠了。

 

其實我覺得電影裡對於“嬉皮”存在著正反二面的評價,

或者說,

李安導演並有給於任何主觀的價值認定,

只是呈現了那個時候的一些事實和現象,

至於作為觀眾的你,

要給“嬉皮”什麼批判、評價或認定?

就是你個人的事囉。

你覺得嬉皮都呼麻嗑藥淫亂、所以會帶壞別人嗎?

但其實做為一個的獨立的個體,

你也可以拒絕所有誘惑,

沒有人強迫誰一定要呼麻嗑藥或淫亂。

你覺得嬉皮聚集一定會酗酒打鬧、所以會影響治安嗎?

但其實影片中也引述了一些置身其中的人的看法,

場地的租借者、維持秩序的警察、來參加的路人,

他們也用他們的親身感受告訴你,

這些人很守規矩、很有禮貌,

整個是用一個很平和的方式完成了這場音樂會。

 

關於海報上提到的【愛.和平.搖滾】,

只有“搖滾”這部份感受少了些、或者說感受不到,

觀賞電影的過程中實際上真的沒有感受到音樂會這件事,

因為人潮太洶湧?

或是根本不是真正的重點?

或者那“搖滾”,

其實是整個心理層面的呢?!

 

我很喜歡這部片所有演員的演出,

雖然都不是什麼大牌的演員,

不過個個都有獨特的到位演出。

像男主角,

你會覺得他的情緒一切都看似很淡,

卻慢慢會發現他的無奈、壓抑和釋放。

可能就是李安導演一貫帶戲都會帶到一個份兒吧!

 

快!快!快!

電影還有好多值得討論的橋段,

別再聽我亂說,趕快進電影院感受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a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